4月28日,由省冶金行业协会主办的全省特殊钢及特种合金产业链发展座谈会在南钢召开,会议宣告成立特殊钢及特种合金分会,并推选出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其中,南钢总裁祝瑞荣担任会长,南钢副总裁、总工程师楚觉非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品质特殊钢和特种合金是高端装、重点工程和国防现代化必需的关键和基础材料,代表了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冶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紧盯大国重器、高端制造业对高端特种钢材的迫切需求,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陆续突破了一批“卡脖子”难题,填补一批行业空白,高附加值特殊钢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国内诸多重点工程、高端制造、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能源装、船舶运输、海洋工程等核心特殊钢材料很多都是特钢企业制造。2020 年,优特钢比达70%,一般特钢比达到38%,其中高附加值特殊钢比达20%,接近德国、日本23%的水平,在国内特钢行业处于水平。
2020年12月19日,《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印发,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重点培育50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链,做强其中30条优势产业链(省特钢材料产业链位列其中),进一步提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加快推动制造强省建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表示,不锈钢精密铸造特殊钢和特种合金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要求高、制造工艺特殊的高端金属材料,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特钢和特种合金行业发展大有可为、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更加重视科技进步,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上述短板和问题。钢协何文波书记多次表示,要以自主可控为战略基点,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核心主题,瞄准关键短板发力,构建创新生态圈,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希望省冶金行业协会特殊钢及特种合金分会,凝聚有利于特钢和特种合金产业发展各方资源,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不锈钢精密铸造推动特钢和特种合金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生态圈建设,为中国特钢和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介绍,“十三五”以来,南钢秉承“创建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愿景,牢牢把握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双主业裂变三大成长曲线,钢铁产业已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中厚板精品基地、优特钢长材精品基地和国内的钢铁复合材料基地。
“众智谋事必明,不锈钢浇铸件众力举事必成。”黄一新说,特钢作为支撑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关键的战略材料尤为重要,如何解决特钢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加强特钢材料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特钢材料产业链建设,助力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南钢愿与各位专家、兄弟单位一起,紧跟全球特钢产业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和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打造一批特钢产业前沿产品和核心技术,共同推动特钢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会上,省冶金行业协会会长陈建华作省特殊钢和特种合金产业发展思路报告。根据省领导挂钩联系的特钢材料产业强链工作的要求,省冶金行业协会依据特钢材料产业链发展情况,梳理出高性能特种钢板产业链、高端特钢棒型材产业链、优特钢线材制品产业链、特殊性能管材产业链、不锈钢精密铸造工模具钢产业链、不锈钢产业链、特种合金材料产业链等7条产业链。
陈建华还分析了特钢产业链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思路。他表示,“十四五”期间特钢产业链发展,在目标定位上,要立足全球视野,坚持高端化定位、专业化道路、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的特钢材料产业集群;在发展方向上,要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强资源整合,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特钢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加速低碳绿色转型和智能制造,以国产替代为导向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同时,与会企业代表还围绕特钢及特种合金产业链的“五图六清单”等展开交流和讨论。大家就保产业链安全、攻关键技术、不锈钢浇铸件抓企业发展、促绿色转型、出政策举措等提出多方协同推动特钢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祝瑞荣表示,是制造大省、制造强省,也是钢铁大省、不锈钢浇铸件钢铁强省,特钢和特种合金企业在材料领域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期待特殊钢及特种合金分会成员企业强化协同、创新发展,化解更多“卡脖子”问题,为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处一级主任科员刘坤表示,特钢行业拥有一批全国重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的占有率,特钢产业链也是全省优势产业链。特钢分会一要发挥专业优势,为特钢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建议和意见;二要为先进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需求和技术支持;三要打造权威、专业交流平台,为特钢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四要强化分会自身建设。
省工信厅材料工业处一级调研员林乐福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分会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加强创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全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抓好任务落实,破解发展瓶颈,要提高核心技术开发,推进高效智能制造模式创新,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发挥特钢产业链的品牌优势,促进国际化发展。
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卢载贵指出,特钢和特种合金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安全的重要基础,分会的成立为行业创建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平台。“军强则国安,欢迎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强军、保军的伟大事业。”卢载贵说,特钢产业链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将各方资源和政策聚焦到产业链弱链环节和短板问题上,发挥好特钢产品高新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产业链竞争力明显提升。
省金属学会理事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介绍,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对接企业技术转化服务工作,以及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链建设赋能,为创新发展培养人才。“我们和相关企业合作布局设立先进材料研究所,期待在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战略研究、推进集成创新、实施海外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共同为强富美高新建设作出贡献。”
以上信息由泰州拓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不锈钢精密铸造,不锈钢浇铸件,不锈钢加工件信息请访问http://www.yzqlhz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