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914430266
上月底,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列列车通过了出验收检查,并在随后发往梅华路有轨电车上线%低地板有轨电车”,今年内就将在斗门富山工业园的中车珠海基地实现完全国产化。
今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施以及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产业带的强势推进,为斗门先进装制造产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珠海市系列战略部署,斗门以实施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发展先进装制造业为核心,大力实施区、镇街、园区联动抓经济,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制造、高端电子电气装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目前,斗门已建成中车珠海基地、业成轨道、瓦锡兰玉柴船用发动机、太平洋粤新等一批龙头项目,中联重科、新兴际华等重大项目也动工在即。
斗门还出台了《2015年西部开发建设斗门片区工作方案》《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把创新驱动与西部大开发、工业转型升级、先进装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今年全区先进装制造业总产值达630亿元、增速17%的目标,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业的重要阵地。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十分严峻,但对位于珠海市斗门富山工业园的瓦锡兰玉柴发动机而言,业绩仍然火爆。今年来,该已签下50多个订单。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港口、船运等海上产业有显著的利好带动作用,我们紧紧把握住了这个机遇。”瓦锡兰玉柴发动机副总经理余天亮介绍,引进瓦锡兰中速机项目,使玉柴珠海基地产品链条更加完善,产品市场适应能力更加灵活。
园区企业逆市增长的生产状况,是斗门先进装制造业加快发展的缩影。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产业带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西部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斗门制定了系列行动计划,努力推动轨道交通装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制造、高端电子电气装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建设。
先进装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直接推动了斗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上半年斗门经济呈“五回升两加快一平稳”的特点,本地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外贸出口五项指标回升明显,分别比一季度回升8.9%、12.8%、20%、16.4%和15.2%。
在这其中,以方正PCB、伟创力、光宇、瓦锡兰玉柴、太平洋粤新、业成轨道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制造企业对斗门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之间有着互补作用,如瓦锡兰中速机项目与太平洋粤新项目,就属于同一个产业链体系,可以联动发展,做大做强。
业内人士认为,斗门发展装制造业具“发展时间长、基础好、空间大、条件优”等四大优势。如今,随着中车珠海基地、瓦锡兰玉柴、太平洋粤新二期等众多项目的投产或动工,斗门未来2至3年将迎来项目收获期,在今后的珠西先进装制造产业带建设和珠海西部大开发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斗门要主动对接战略机遇,力争用3年时间把斗门先进装制造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全市、全省先进装制造业的重要阵地。”斗门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元东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在先进装制造业方面,斗门己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伴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部省共建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产业带以及全市推进新一轮西部开发建设,斗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全区要狠抓改革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奋力确保“五年再造新斗门”目标顺利实现,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
斗门区区长周海金表示,在发展先进装制造业的过程中,斗门区牢固树立“科技是生产力、资本是推动力、人才是资源、环境是要素”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努力把创新驱动与工业转型升级、先进装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载体建设,加大技改扶持力度和持续开展服务企业项目工作,全面加快经济发展。
为推动产业加提速发展,完善产业配套、打造创新平台等工作已成为全区共识。上月中,斗门出台《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工作计划》,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未来三年,斗门区将在科创平台、科技金融、创新主体、创新人才、知识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企业培育、创新环境营造等八大方面发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其中,在创新驱动公共平台建设上,斗门根据电子信息、装制造和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引进高校、研究院所科技资源,逐步建设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技术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是今年推进的重点,将加快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国内理工科院校的佼佼者,华工在装制造领域有深厚的实力,集聚了一批国内同领域的专家,将提供强大的“外脑”支撑,对斗门以及珠海先进装制造业的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目前,该研究院正在选址中,力争在年内动工建设。
今年5月,斗门区还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举行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合作的协议》签约仪式暨座谈会,以进一步激活驻珠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载体的大型仪器设实现开放共享,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技术改造也在持续推进中。斗门以格力系企业、光宇电池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企业设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凯邦电机“机器换人”,实现生产装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支持运泰利的生产自动化设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按计划,到2017年,全区力争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30%。
秉持着“起步即与世界同步”的建设理念,近年来,斗门先后引进伟创力工业园、玉柴船动、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方正科技、紫翔科技、中车珠海基地、瓦锡兰船动等一系列涉及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电子科技、通信设等领域的国内或装制造业项目,全力建设“三高一特”产业体系。
如今,一批新的龙头项目也即将落户。新兴重工新能源装与应急装项目选址已确定,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和员工生活配套用地已完成选址,项目筹小组办公场所已落实;中联重科制造项目选址已确定,正在开展用地清理工作,研发基地、华南片区总部选址正在开展。
这些增量项目均属于先进装制造业范畴,其建设投产将对斗门先进装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事实上,目前整个斗门各大产业板块的龙头企业都己具,但产业链条仍有待完善。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仍需要对各条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因此,斗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平台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引商,壮大产业实力。
斗门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斗门区的招商理念就是瞄准“三高一特”,瞄准与珠海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前景相一致的高端企业。
针对中车基地“一花独放”的产业局面,斗门正全力围绕中车的配套产业链开展招商工作。去年底从深圳搬迁至珠海的业成轨道目前已正式投产,成为中车基地的配套产业项目,今年内斗门将力争再吸引一两个配套企业落户。
此外,以瓦锡兰玉柴中速机、玉柴船动、太平洋粤新等项目为龙头,斗门将加快打造世界范围内集低、中、高速发动机于一体的全系列船舶动力供应基地;以格力电器等大企业集团为龙头,斗门将优先发展格力电器配套项目,引进家电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家电产业项目;以伟创力、运泰利等为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引进集成电路设计、智能装配、电子产品自动化设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产业项目。
7月出台的《2015年西部开发建设斗门片区工作方案》提出,斗门要全面落实西部开发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打造产业高地,打造畅通斗门,打造生态宜居示范新城”为总体目标,今年初步建成轨道交通装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制造、高端电子电气装制造等三大产业基地,确保2015年实现全区先进装制造业总产值达630亿元,增速17%的目标,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制造业基地。
其中,斗门将依托中车集团大力发展低地板有轨电车及轨道交通配套产业的投资,推动中车珠海基地正式投产,争取年内生产20辆低地板有轨电车,全力打造具有显著竞争力的标志性先进装产品。同时,以中车珠海基地项目为龙头,将产业链延伸到地铁、动车等整车制造领域,打造轨道交通装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实现轨道交通装制造产业产值5亿元。
另一方面,以瓦锡兰玉柴中速机、玉柴船动、太平洋粤新等项目为龙头,斗门将加快打造世界范围内集低、中、高速发动机于一体的全系列船舶动力供应基地,预计瓦锡兰玉柴年产中速机120台,年产值3亿元。
《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未来三年,斗门区将在科创平台、科技金融、创新主体、创新人才、知识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企业培育、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一同发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种创新要素,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方面,斗门将着力引进先进装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做好区内明星企业的人才需求摸底,引导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接高端人才。同时,斗门将进一步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玉柴船动、凌达压缩机、瓦锡兰中速机等先进装制造业重点企业在珠海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机构,并逐步申请省级、认定。
上月初,世界首台投入商业运营的5RT-flex50DF船用双燃料低速发动机在珠海玉柴船动成功交验,将装配在浙江华祥海运的一艘10立方米液化气运输船上。
作为国内开始生产双燃料低速船用发动机的主机商,玉柴船动目前已获得数份订单,分别用于LNG船、化学船和集装箱船。5RT-flex50DF主机是新一代低压共轨双燃料发动机,在整个负荷范围内都能依靠燃烧气体实现稳定运行,燃油模式和燃气模式可直接平稳切换。该型主机无需任何后处理措施即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III排放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就在不久前,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列列车也通过了出验收检查并发往梅华路有轨电车上线调试。这两列列车由意大利ab提供原装进口部件,在斗门富山工业园的中车珠海基地进行装配和车辆调试。
随着珠海有轨电车开通时间临近,这个占地35公顷的基地日益繁忙。园区内,有轨电车生产房、料工及物资库、低地面供电系统房、涂装房等有序分布,正在孕育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珠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列车将于年内在斗门实现完全国产化。中车珠海基地也正在生产北京西郊线列有轨电车,并将于今年内交付。这个目前全国的生产制造“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基地,是中车抢占国内和东南亚国家等有轨电车市场的重要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信息由泰州拓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不锈钢精密铸造,不锈钢浇铸件,不锈钢加工件信息请访问http://www.yzqlhzp.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8-2020 泰州拓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地址: 手机:18914430266(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