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粗略一算,加上之前的“美列棚业创始人”“九脉科技总经理”“缙云职专校友创业园园长”“缙云县门窗商会执行会长”等,在他的身上可谓是“数职在肩”“能者多劳”。
其实,他还是一个拥有大爱情怀的爱心人士。当年,他组织志同道合的公益人士,不顾危险,不远千里,志愿支援四川震区……
1972年,姚美列出生在南湖村项坑自然村,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小山村。1988年,他就读缙云职业中专机电班。期间,他崭露出非同一般的“天份”:爱上发明。据同学回忆,在班里,姚美列可以说是爱“捣鼓无线电元件”的那个人。
在缙云职校,他有多项发明参加了省、市、县科学小发明竞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自行车转铃防盗装置”获得了全县科学小发明一等奖。他还喜欢把自己的小发明和小发现写成科学小论文,其中《如何用肉眼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一文在中国电子报上发表。
一时间,姚美列“小发明家”的称号在学校不胫而走,成了许多同学的学习榜样。
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为减轻家庭负担,姚美列在学校期间进行了“勤工俭学”。他省吃俭用,从永康、丽水等地购买了一些电视机、电风扇的套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术,把电视机、电风扇的零部件安装成为成品,并进行销售。两个暑期下来,他一共安装并销售了十多台黑白电视机和十多台电风扇,不仅解决自己的基本生活费,甚至还有一点宽余。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在假期开展下乡义务修理电器活动。
1991年学校毕业后,姚美列的份工作是在一个工当电工。干得得心应手的他并不安于现状,于1995年开始自主创业,选择了棚业加工。
当时,载客三轮摩托车、黄包车非常流行,而新购买的三轮摩托车上都需要安装一个车棚。姚美列为客户加工车棚特别定下一个原则:“用材要好,款式要美,做工要精”。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美列棚业”加工的门口经常会排着三轮摩托车队,等着姚美列给他们安装车棚。
据了解,尽管“美列棚业”的加工费比一些加工会稍微高一些,但生意依然非常火爆,也许他们就是冲着“美列棚业”的“品质”“美观”“耐用”而来。
湖南一景区的工作人员在缙云游览后,看见街头精致的三轮摩托车车棚设计后,专门寻找到了姚美列,让“美列棚业”给他们也加工一辆,然后把“作品”托运回湖南。
就这样,姚美列挖到了创业中的桶金,“美列棚业”也成了我县棚业加工的一个知名品牌。
2006年,姚美列把棚业务升级为安装钢结构工程、不锈钢加工件阳光房等方面,并以敏锐的眼光、超人的胆识,购置了首套不锈钢折弯加工设,外加工依然是核心业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门窗加工行业迎来了“井喷期”,不锈钢加工件各类门、窗、棚、玻璃等建筑、住房装饰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到2010年,全县共有200多家。为给广大从业者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交友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促进缙云县门窗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发展,姚美列经常与同行、主管部门一起探讨交流。2010年,缙云县门窗商会成立,姚美列当选为商会的执行会长。
十多年来,缙云县门窗商会开展了系列活动:对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行业会议;组织会员进行创新信息的交流,推广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更好的服务社会;增强行业间的沟通,扼制恶性竞争,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行业发展环境,不锈钢加工件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帮助会员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维护会员的合法利益……
作为商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姚美列认为,“大事小事认真办”,在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018年,姚美列与朋友一起以“抱团发展思维,独立运作模式”在东渡园区接手了原长虹电光源部分房,并创办了缙云县九脉电气科技。
“九脉”走的是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该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进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主要产品无功补偿电容高低压电器设,主要客户群集中于冶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具有一系列成熟的冶金行业电气系统解决方案和针对现代小区智能安防管理的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在供给侧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拥有广阔的市场。
就在这时,缙云职业中专准创建“校友创业园”。学校想通过创业园平台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梦想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孵化环境,倡导“做中学”“学中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两条腿走路”,同时为学校在校生提供现代学徒制实习平台也为今后的就业提供便利,打造实岗、跟岗、顶岗、就业一体的功能型服务平台。
双方一拍而合,2020年11月,缙云职业中专校友创业园揭牌。姚美列作为校友创业园园长又是九脉电气科技的总经理,率先入驻创业园。
据悉,那2万平方米左右的区成了职校的创业园,涵盖电力、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机械制造、工程塑料等多个产业,目前已有六家职业中专校友企业在此聚集,精诚合作,互通有无,人才链、知识链、产业链形成有机融合。
姚美列很有爱心,多次倾情参与扶危助困的慈善公益事业。多年过去了,当年志愿支援四川震区的故事仍然让人感动不已。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6月中旬,当得知灾区缺乏技术类人才时,擅长专业做活动板房的姚美列马上想到能否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灾区群众做点贡献。于是他想到了有水电安装技术的朋友丁敏军。有了板房有了水电,还需要门窗等其它配套设施的建设,于是他又叫上了建波门窗的老板郑建波。不久,远在郑州做油漆的田岳平和在西安做灯具的曹勇富也在姚美列的招呼下,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五人因为同一个心愿走到了一起。有了这五个人,一套板房及配套的设施都可以完成了。
怀着满腔热血,他们带上工具、矿泉水、方便面、药品,于6月20日自驾车出发,日夜兼程,驱车二千六百多公里到达青川县后,冒着余震不断、滑坡和滚石的危险,迅速赶往竹园镇,因为那里设置了当地的安置点。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就行动起来,帮忙搭建活动板房,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让灾区群众尽早住上房子。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搭建帐篷、安装门窗、拉设水电、焊接等。
到四川的第六天,当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风。大风吹毁了很多已经搭建好的帐篷,两所帐篷学校也被大风吹毁。姚美列他们立马又投入到抢修搭建帐篷学校的工作当中。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们共安装了帐篷三百多个。一路上还为农户排除险情、帮助自建、搭建简易住房等。参与抗震的广元军区部队参谋长对他们评价是:“谁是可爱的人---志愿者”。
对于生意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四川的14天里,他们将生意搁在一边,还要经受着余震和碎石塌方带来的危险,十几天里,他们花去五万多元的捐款和开支。姚美列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做志愿服务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人生体验,从中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姚美列坚信,每一个小小善举都能在受助困难群众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传递出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这几天,乡贤们为村里也能有个休闲健身的地方,正在建设“乡贤绿道”,老发电旧房改造也已经启动,姚美列把一大半的心思放在村里。他说,自己作为村乡贤会会长,既是沉甸甸的压力也是回馈家乡的不竭动力所在,将以乡情、乡愁、乡思为纽带,紧密团结村内的贤达能人,积极配合村双委,尽可能让曾经辉煌的南湖村“重振雄风”。
以上信息由泰州拓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不锈钢精密铸造,不锈钢浇铸件,不锈钢加工件信息请访问http://www.yzqlhzp.com